工作动态 书香大桥丨《狼图腾》阅读心得与体会
书香大桥丨《狼图腾》阅读心得与体会

发布时间:2020-09-23

78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为深化全民阅读工作,提升“书香大桥”全民阅读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,推动“文化大桥”建设,嘉绍大桥公司以“书香大桥--越读越有味”为主题,组织开展“越读越有味·全民读好书”活动。经过前期的评选和两个月的共读,今天特分享《狼图腾》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与体会。

姜戎

 

姜戎,原名吕嘉民,汉族,1946年4月生于北京,籍贯上海。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。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。1978年返城。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。作品《狼图腾》: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、1997年初稿于北京、2002年3月20日三稿于强沙尘暴下的北京、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。2004年4月出版,后凭此作荣登“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”。2015年2月,由法国导演让·雅克·阿诺执导拍摄的电影版《狼图腾》上映,引发热议。

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,中国大陆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。这里的蒙古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,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养着牛、羊,与成群的强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。他们憎恨着狼――狼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;他们同时也敬畏着狼――草原狼帮助蒙古牧民猎杀着草原上不能够过多承载的食草动物:黄羊、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。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。

(一)

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。这本书书由几十个“狼故事”组成。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:狼的每一次侦察、布阵、伏击、奇袭的战术;狼对气象、地形的利用;狼族中的友爱亲情;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;小狼艰难成长过程――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。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,读到《狼图腾》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,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,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。

 

(二)

在《狼图腾》中,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对人物和狼的生动的描写。主人公陈阵是作者的化身,30多年前,作为一名北京知青,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,长达11年。在草原上,他钻过狼洞,掏过狼崽,养过小狼,与狼战斗过,也与狼缠绵过。故事以狼为主题,写出了当时的环境,展开了由几十个有连贯的“狼故事”。但是整本书最吸引我的,还是作者所描写的关于狼性的思考。狼抓黄羊有绝招。在白天,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,先不动它。一到天黑,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。这会儿狼也抓不住它,黄羊身子睡了,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,稍有动静,黄羊蹦起来就跑,狼也追不上。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,趴在不远的地方死等,等一夜,等到天亮了,黄羊憋了一夜尿,尿憋涨了,狼找到机会就冲上去猛追,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,跑不了多远尿泡就颠簸了后腿抽筋,就跑不动了。

人类应该将狼性与羊性有效结合,才能在有限的能力条件下发挥自己的优势,我们既不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,也不能像狼一样贪得无厌,我们要习得像羊的平和,也要学会像狼一样积极拼搏。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收获成功。

 

(三)

《狼图腾》不仅是一部真挚感人的小说,也是一首深情缠绵的长诗,更是一部人类认识自己,认识自然,认识人类历史文化和生态学的教科书。它用狼哭嗥的愤怒与血泪的控诉换回了人们的觉醒,来认清并正视自己的错误。并锻炼出草原人特有的民族性格。

与其他民族相比,游牧民族虽然也打狼、杀狼,但最终却是爱狼、护狼,与狼为友,拜狼为师,而且从来不恨狼,不把狼赶尽杀绝,相反还将狼作为图腾来敬仰。不像以我们农耕民族为首的其它民族,恨狼、骂狼、打狼、杀狼,不肯“与狼为舞”,最后也就导致了自己民族性格中的缺陷——软弱麻木,以及民族文化的落后——腐朽昏庸,而这些缺陷正是鲁迅先生提到的民族劣根性。

《狼图腾》借狼告知了人们生态学与生存学的道理,而草原人与狼的关系不过是人类与自然、人类与自身关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。《狼图腾》将这些关系说得真切,说得生动,说得深刻,说得催人泪下,说得令人警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