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动态 “七年之痒”,嘉绍大桥启动“精工细作养护周”,满满的高科技啊
“七年之痒”,嘉绍大桥启动“精工细作养护周”,满满的高科技啊

发布时间:2020-09-27

961

        国庆节临近,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——嘉绍大桥“精工细作养护周”启动,9月28日,进入“养护日”。

    2013年7月,嘉绍大桥正式通车营运,一桥飞架南北,绍兴融入大上海1.5小时经济圈,南北两岸的时空关系被彻底改写。2020年,嘉绍大桥迎来“七年之痒”的关键时刻。

    “7年是一个重要周期,为了保障大桥的结构安全,维护桥梁安全稳定运行,我们启动了‘精工细作养护周’。”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大勇表示,嘉绍大桥日常断面车流量是五六万辆次,节假日达八九万辆次,预计今年的国庆长假,日均车流量将会破10万辆次。

 

上天,屹立于大桥之巅

 

 

 

 在嘉绍大桥170米高的主塔顶端,养护人员正在调试安装GPS设备。嘉绍大桥在6、7、8号三座主塔的塔顶设有GPS监测系统。作为嘉绍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巡检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,GPS监测系统通过卫星定位,实时监测大桥主塔沉降位移情况,尤其在大风、地震等恶劣天气时,可通过数据积累掌握主塔沉降位移变化规律,确保大桥主桥结构安全。

 “张贴在全桥各构件的2103个嘉绍大桥桥梁结构二维码,可实现巡检人员快速扫描识别大桥相应结构构件的名称、起止桩号、结构形式等信息,极大地方便了桥梁巡检人员的工作。”现场养护人员告诉记者。

  在嘉绍大桥的斜拉索上,爬索机器人正在养护人员的操作下匀速向上攀爬,它安装有全视角高倍高清摄像系统,可实时传回图像和数据。

“嘉绍大桥全桥576根斜拉索是嘉绍大桥关键的受力构件之一,普通检测设备无法近距离检查,爬索机器人每分钟可以爬升6到7米,检测完最长的斜拉索只需约45分钟。”该养护人员说,通过爬索机器人对斜拉索PE护套外观、斜拉索上端内置减震器封闭情况进行检测,通过图像和数据的分析,对斜拉索状况作出判断,对“病害”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,既有效提升了检测效能,也使斜拉索检测这个苦差事变得轻松起来,“特别是最长的斜拉索,最高处离桥面100米,常规检查方式无法到达。”

 

入地,潜入桥梁“五脏六腑”

 

桥上,嘉绍大桥主航道桥钢桥面,养护人员正操作精铣刨机对钢桥面铺装进行铣刨作业。钢箱梁桥面铺装是世界难题,嘉绍大桥钢桥面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ERS铺装体系,铺装面积10万平方米,是目前国内采用的最大规模的ERS铺装体系。

现场作业的负责人介绍:“由于ERS体系总厚度只有6.5cm,而上层SMA13层厚度不足5cm,我们使用精铣刨机作业,能更精准地控制铣刨厚度,确保不会对原路面的RA05层和EBCL层造成伤害,避免对钢桥面造成伤害。”

 

嘉绍大桥钢箱梁内,温度有40多摄氏度,一进去就有一种头顶火盆、脚踩风火轮的感觉。头顶,车辆飞驰而过,巨大的噪声在钢箱梁内回响。养护人员对刚性铰进行小箱梁固定端、滑动支座、除湿降温系统、密封系统等检查维护,一趟下来,像蒸桑拿一样,衣服都能拧出水。

刚性铰是嘉绍大桥的最大技术创新点,为世界首创,它能释放主梁纵向应力,为解决跨海大桥钢结构大跨径连续梁纵向应力释放问题提供了先例。由于没有养护先例可循,大桥公司在对刚性铰的养护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养护体系,《多塔斜拉桥刚性铰养护技术研究》已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。

  嘉绍大桥监控系统是营运安全管理的“眼睛”。全桥装有高清摄像机222路,基本可实现无死角;其中170路固定摄像机平均密度为125米,装有AI人工智能事件检测系统,可自动监测各类异常交通情况并主动报警。

桥下,养护人员登上设置于主航道桥钢箱梁下方的梁外检查车,随着桥检车的不断移动,使用涂层测厚仪、超声波探伤仪等仪器,对大桥钢箱梁涂层厚度和焊缝进行检查。

 

  “嘉绍大桥主航道的梁外检查车是大桥重要的创新构造设备,全桥共设置4台,在主塔X托架处可变轨过塔,实现全桥覆盖,有效提高了梁外检查工作效率。”养护人员表示。

 

下海,筑牢安全之基

 

嘉绍大桥是在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段建设的第一座大桥,钱塘江入海口潮强流急,河床冲淤变化剧烈,最高潮差可达9米,实测最大流速达7.5m/s以上。为掌握桥墩局部冲刷、河势变化情况,保障大桥水下结构和航道通行安全,大桥公司实施了航道、局部冲刷扫测。

趁着刚刚过去的钱塘江汹涌潮水,记者登上扫测船只,波荡起伏中,扫测船行驶到位于大桥下游距桥轴线200m左右时打开多波速测深系统,在桥轴线上下游200m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水下地下形扫测,显示屏上陆续呈现出计划测线、船航迹线等水下地形数据。

而在不远处的江面上,另一组大桥养护人员正在对设置于江面的航标进行维护。

  “百年大桥”,三分靠建、七分靠养。

      “大桥作为一个结构,跟人体一样,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,它的一些结构会发生一定的衰减,在这个衰减过程中,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,使它的能力和结构能够得到一些增强。这就是养护的意义。”周大勇说,7年来已累计投入养护资金16650余万元,并建立桥梁养护工程师工作制度,组建了由桥梁养护综合技术、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及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大桥养护技术团队,保障大桥良好的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。